IPC机制系列九 选用合适的IPC方式

选用合适的IPC方式

       在上面的一节中,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IPC方式,那么到底它们有什么不同呢?我们到底该使用哪一种呢?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。通过表可以明确地看出不同IPC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,那么在实际的开发中,只要我们选合适的IPC方式就可以轻松完成多进程的开发场景。

名称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
Bundle 简单易用 只能传输Bundle支持的数据类型 四大组件间的进程间通信
文件共享 简单易用 不适合高并发场景,并且无法做到进程间的即时通信 无并发访问情形,交换简单的数据实时性不高的场景
AIDL 功能强大,支持一对多并发通信,支持实时通信 使用稍复杂,需要处理好线程同步 一对多通信且有RPC(远程过程调用)需求
Messenger 功能一般,支持一对多串行通信,支持实时通信 不能很好处理高并发情形,不支持RPC,数据通过Message进行传输,因此只能传输Bundle支持的数据类型 低并发的一对多即时通信,无RPC需求,或者无须要返回结果的RPC需求
ContentProvider 在数据源访问方面功能强大,支持一对多并发数据共享,可通过Call方法扩展其它操作 可以理解为受约束的AIDL,主要提供数据源的CRUD操作 一对多的进程间的数据共享
Socket 功能强大,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字节流,支持一对多并发实时通信 实现细节稍微有点繁琐,不支持直接的RPC 网络数据交换

IPC机制系列代码地址

参考资料:
《Android 开发艺术探索》任玉刚 第2章 2.6 选用合适的IPC方式

Fork me on GitHub